危险品有哪九大类?跨境危险品运输如何做到合规与安全?
餐饮信息网 2025-06-27

在全球贸易往来日益频繁的当下,跨境危险品运输就像一场 “刀尖上的舞蹈”,稍有不慎便会引发难以预估的严重后果。明确危险品分类、知悉各国运输禁忌、严守合规安全准则,是顺利完成运输的核心要素。

九类危险品,危险各不同

依据《国际海上危险货物运输规则》,危险品被系统划分为 9 大类别,每一类都潜藏着独特的风险。

爆炸品,如用于工程爆破的炸药、节日庆典的烟花,在运输过程中一旦受到剧烈撞击或高温影响,瞬间的爆炸威力足以摧毁周边一切。

气体类中的液化石油气、氯气,前者易燃,后者有毒,若容器密封不严导致泄漏,将对人员生命和环境造成极大威胁。

油漆、酒精等易燃液体,对闪点要求极为严苛,曾有运输车辆因未做好隔热措施,导致车内酒精温度升高,最终引发自燃事故。

火柴、白磷等易燃固体,在潮湿环境下可能自燃。漂白粉这类氧化物质,遇有机物易发生剧烈反应。放射性物质会持续释放辐射,长期接触危害健康。浓硫酸、烧碱等腐蚀性物质,能迅速腐蚀金属与皮肤。而干冰在密闭空间易升华产生高压,锂电池因过度充电或短路自燃的新闻也屡见不鲜。

各国禁忌多,提前需摸清

不同国家和地区基于自身的产业保护、环保需求与安全考量,对危险品运输制定了严苛且差异巨大的限制规定。

美国作为全球贸易大国,不仅严格管控农林水产品、医药品进口,自 2024 年起,还新增了对含有特定化学成分塑料制品的进口禁令;日本海关对于价值超过 20 万日元的物品,要求必须办理繁琐的国际邮件通关手续,若未提前准备相关文件,货物将面临长时间滞留。

荷兰鹿特丹港出于安全考虑,明确禁止夜间卸载危险品,一旦违反,运输企业将面临高额罚款;有机溶剂进入欧盟国家,可能需要提交《毒剧物进口许可证》,且不同成员国还有额外的附加条件。

此外,二手服装、特定肉制品在许多国家都属于禁运品,例如美国和台湾地区禁止进口牛肉,加拿大和澳洲严禁携带肉制品入境,这些都需要运输企业提前做好功课,避免踩雷。

合规安全运输,多管齐下

构建完善的合规管理体系是安全运输的前提。企业需设立专业的法规研究部门,不仅要深入钻研《联合国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》《国际海运危险货物规则》等国际法规,还要实时关注各国政策动态。某大型物流企业就因建立了高效的法规跟踪机制,及时掌握了欧盟新出台的电子垃圾环保认证制度,提前调整运输方案,成功避免了货物被扣押的重大损失。

强化人员专业培训至关重要。企业要为从业人员打造涵盖危险品分类识别、包装规范、运输操作流程、应急处理等内容的系统培训课程,通过理论授课、案例分析、模拟操作等多样化形式,确保每位员工都能熟练掌握专业技能。培训后需进行严格考核,只有取得危险货物运输从业资格证等相关资质,才能上岗作业,同时定期组织复训和技能竞赛,持续提升人员的安全意识与操作水平。

运输全流程的严格把控是关键。包装环节,必须依据危险品特性精准选材并规范操作,易燃液体采用密封金属桶并填充阻燃泡沫,腐蚀性物质使用耐腐容器并加装双层防泄漏保护套,且所有包装完成后都要经过密封性、抗压性等多道测试关卡。在运输方式选择上,海运要为危险品预留独立舱位,避免混装;空运需严格遵循航空公司对锂电池等物品的数量和包装限制;陆运则要确保车辆配备齐全的安全设备和醒目的警示标识,并实时通过 GPS 定位和温压监测设备,掌握货物状态,一旦发现异常,立即启动应急响应。

此外,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并定期演练不可或缺。企业要针对火灾、泄漏等各类突发情况,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与处理流程,通过模拟真实场景的演练,检验和提升应急响应能力。同时,与到达国或地区当地消防、医疗、环保等部门有必要建立紧密的沟通协作机制,确保在紧急时刻能够迅速获得外部支援。

“我们会经常加强团队的跨境危险品运输的培训,从多个纬度开阔认知,加强合规化思想建设,以及实操技能的提升。安全、合规,流程中不允许出现一丝差错。”作为深耕跨境物流行业多年的安太克供应链管理的培训部负责人,表达了对跨境危险品运输的看法。

(来源:安太克供应链管理公众号)

分享到
相关文章
扫码联系主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