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全球经济深度融合的时代背景下,跨境贸易犹如纽带,紧密连接着世界各国的市场与产业。然而,在贸易规模不断攀升、物流网络愈发复杂的进程中,合规风险也如同暗礁,潜藏于国际贸易的浪潮之下。
近期,欧洲检察官办公室(EPPO)破获的希腊比雷埃夫斯港 7 亿欧元走私税务大案,以及太平船务、万海航运等航运巨头针对货物申报不实推出的严苛新规,无不向全球贸易从业者传递着强烈警示信号 —— 跨境合规申报,已然成为决定企业命运与行业生态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。
01
七亿大案:撕开合规监管的 “伤疤”
EPPO 公布的案件细节令人咋舌:以希腊比雷埃夫斯港为核心枢纽,一个庞大的犯罪网络长期通过系统性海关与增值税欺诈,将来自中国的纺织品、鞋履、电动交通工具等海量商品,以瞒天过海之术运抵欧洲市场。他们深谙跨境贸易规则漏洞,通过低报货物价值、篡改商品分类编码等手段,将本应缴纳的 2.5 亿欧元关税与 4.5 亿欧元增值税化为乌有。这不仅是对欧洲财政体系的公然挑战,更是对公平贸易秩序的粗暴践踏。
犯罪团伙的运作模式堪称 “精密犯罪工程”。他们利用多个欧洲港口构建转运链条,借助空壳公司伪造贸易路径,甚至钻取欧盟 “第 42 号海关程序” 的制度空子,在货物入境后迅速转移至黑市,随后销毁运输文件,将货物真实流向的线索彻底斩断。这起案件的告破,虽让不法分子无所遁形,但也暴露出跨境贸易监管在多维度协同、信息实时追踪等方面存在的巨大缺陷。
02
航运新规:剑指申报不实的 “顽疾”
长期以来,货物申报不实问题如同航运业的 “毒瘤”,严重威胁着海上运输安全与供应链的稳定运行。太平船务与万海航运相继出台的新规,正是行业针对这一顽疾的有力回击。
太平船务自 6 月 25 日起实施的新规堪称 “史上最严”:重量偏差在 ±10% - ±15% 区间,单箱将面临 200 美元罚款;偏差超过 ±15%,罚金直接跃升至 1000 美元;若货重超出集装箱额定载重,更是处以 30000 美元的天价罚单。新规对 “申报不实” 的界定细致入微,从重量误报、延迟申报,到信息漏报,均纳入追责范畴,且明确要求发货人、收货人承担全部后续责任。
万海航运早在 6 月 16 日便已敲响警钟,其政策直指瞒报、漏报、错报等行为,对危险品箱违规行为祭出 10 万美元 / 箱的高额违约金,并要求 7 日内缴清;非危险品违规同样面临 10 万美元 / 箱的重罚,同时需承担一切连带损失。这些新规的出台,不仅是为了保障船舶航行安全,更是要重塑航运业的诚信基石,确保供应链各环节的高效运转。
03
合规申报:企业与行业的 “生命线”
从欧洲的惊天大案到航运企业的雷霆手段,跨境合规申报的重要性已不言而喻。对于跨境贸易企业而言,合规申报不仅是遵循法律条文的基本义务,更是企业立足国际市场的核心竞争力。如实、准确的申报,能确保货物顺利通关,规避高额罚金与货物扣押风险,维护企业商誉;反之,一次侥幸的违规操作,可能导致企业陷入法律纠纷泥潭,甚至被逐出国际市场。
安太克供应链认为,企业若想筑牢合规防线,需从内部管理、人员培训、信息把控多维度发力。建立完善的申报审核流程,定期开展合规培训,强化员工风险意识;申报前对货物信息进行 “地毯式” 核查,尤其是复杂商品的分类编码,必要时借助专业机构力量;同时,保持对各国海关政策、航运规则变动的高度敏感,通过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货物信息的实时追踪与动态更新。
在全球贸易一体化的今天,跨境合规申报已成为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准入门槛,更是维护全球贸易生态健康发展的关键支柱。唯有企业严守合规底线、监管部门强化协同治理、航运企业积极履行责任,方能共同构建公平、安全、高效的跨境贸易环境,让国际贸易的巨轮在合规的航道上破浪前行。(文章来源:安太克供应链管理)